返回首页

靖远六大特产?

79 2025-03-27 02:36 admin

一、靖远六大特产?

1靖远羊羔肉,靖远滩羊,山羊品种独特,肉肌细腻;

2大庙香水梨,入秋成色,清黄鲜亮,果味微酸;

3靖远旱地砂西瓜;

4靖远黑瓜籽;

5靖远枸杞;

6靖远石门小口大枣;

7靖远文冠果油;

8靖远哈思梨;

9靖远下滩辣椒;靖远二毛裘皮

二、靖远特产—东湾驴肉的做法?

材料

驴肋肉1000克。调料酱油200克,甜面酱30克,精盐5克,白糖7克,葱段10克,姜片10克,鲜汤2000克。香料包1个(内装花椒5克,八角3克,桂皮5克,丁香、砂仁、白芷各3克)。

做法

1、将驴肉洗净,切成4块,放入水锅中焯透,捞出投凉。

2、锅内放入鲜汤,加入酱油、甜面酱,精盐、白糖、葱段、姜片、香料包,烧开煮20分钟即成酱汤。

3、将驴肉放入酱锅内,大火烧开,撇净浮沫,改小火酱至驴肉酥烂捞出,摆在熏箅上。

4、将熏锅烧热,撒入白糖,熏2~3分钟取出,刷上香油即成。

三、靖远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1靖远羊羔肉,靖远滩羊,山羊品种独特,肉肌细腻;

2大庙香水梨,入秋成色,清黄鲜亮,果味微酸;

3靖远旱地砂西瓜;

4靖远黑瓜籽;

5靖远枸杞;

6靖远石门小口大枣;

7靖远文冠果油;

8靖远哈思梨;

9靖远下滩辣椒;靖远二毛裘皮

四、白银靖远县十大特产?

白银靖远县特产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十大特产有:

1靖远羊羔肉,靖远滩羊,山羊品种独特,肉肌细腻;

2大庙香水梨,入秋成色,清黄鲜亮,果味微酸;

3靖远旱地砂西瓜;

4靖远黑瓜籽;

5靖远枸杞;

6靖远石门小口大枣;

7靖远文冠果油;

8靖远哈思梨;

9靖远下滩辣椒;靖远二毛裘皮。

五、靖远之恋中的靖远?

音乐人刘钧在人生低谷处遇到一位靖远西北汉子的大哥,每次有演出都会邀请刘钧老师来参演,给的报酬高于当时他的知名度,并且常在刘钧的的直播间打赏,以此不断的帮助他走出人生低谷,就这样一来二往的接触中,突发灵感的刘钧就创作了《靖远之恋》这首歌,来感恩靖远人民和这位西北汉子大哥的恩情。

演唱者刘艺雯稚嫩的童声让人感心动耳、袅袅不绝。并不是网上传言的他爱人在靖远或丈母娘在靖远之说。最近刘钧将这首歌版权无偿赠送给甘肃靖远县宣传部。

六、靖远小吃?

1.糁饭 将米和面混在一起做成的面食,是靖远人发明创造的传统家常饭。

2.臊子面 或统称长面,为靖远面食的一种类型。用小麦面做成细长的面条,放入沸腾的水中煮熟,捞出后加汤或用食油凉拌而成,凉吃有凉面,热吃有臊子面和酸汤长面。

3.灰豆饭 又名扁豆面,属靖远地方传统面食。

七、靖远释义?

靖远只是个地名,没有其它意思。

靖远县隶属于甘肃省中部,位于东经104°13′~105°15′,北纬36°~37°15′。

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接壤,南与甘肃省会宁县毗邻,西南、西北、东北分别与甘肃榆中县、景泰县、宁夏中卫县相连,西与白银市白银区交界,白银市平川区从中析置,将县域一分为二,形成南北相对的两个部分。

八、靖远舰的介绍?

靖远舰是清政府通过出使英国大臣曾纪泽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造的高速穹甲巡洋舰。1887年建成,同年11月加入北洋水师,造价845000两白银,是致远舰的姊妹舰。长76.2米,宽11.58米,吃水4.57米,排水量2300吨,动力为2座卧式3胀往复蒸汽机,4座高式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5500马力(航试时测得6892马力,采用强压通风时可以达到7500马力),航速18.5节,正常载煤200吨,最大载煤量520吨,续航力6000海里/10节,装甲甲板厚3英寸(倾斜处)/2英寸(平坦处),司令塔装甲厚3英寸,火炮炮盾厚2英寸,全舰编制204-260人。主要武器为克虏伯210mm主炮3门(舰首2门双联装、舰尾1门,35倍口径 ,克虏伯炮管、阿姆斯特朗炮架,每门炮备弹50发,射速1发/2.5分钟),阿姆斯特朗152mm副炮两门(每门炮 管重4.065吨),57mm哈乞开斯速射炮8门,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2门,37mm哈乞开斯机关炮6门、11mm10管格林机关炮4门,18寸鱼雷发射管4具。

九、靖远起义的启示?

靖远起义,虽然遭到重创,但有力的配合了全国革命大局,孕育了必将燎原的革命火种。脱险的起义骨干,在党的正确理论指引下,克服千难万险,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前往南梁革命根据地,学习借鉴习仲勋“两当起义”的经验,从此点燃了革命火种,且永不磨灭,直到革命胜利。

十、靖远的回民来历?

宋代时期,靖远曾为西夏人所据,称作会州,是西夏国十九州之一。西夏灭亡后,蒙古人留下军队镇戌西夏故地。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忽必烈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大批回回军在社的编制下进行农垦。回族人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驻防西夏故地,屯田耕种,最后入籍成为当地的民户。

清朝初期,居住靖远的回族人口主要分存在县城内及黄河沿岸。县城内的回民聚居在西关的北门寺桥街(今东关一带),南关有一座清真寺和一个稍麻(小礼拜)。后来,城内回民的骆驼商队远走蒙古各地。<清实录>中,有嘉庆年间靖远回民商人到口外(新疆)经商的记载。靖远境内黄河沿岸的糜子滩、三角城滩、永安堡,以及现属平川的黄沙湾,也是回民集中的地方,他们以农业为主,兼营商业。糜子滩曾建有清真寺,北面的山坪上有回民墓地。永安堡、黄沙湾也有清真寺和回民墓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