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三大沙漠是哪些?
宁夏东、西、北三面分别被毛乌素、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沙地包围,且全区80%的地域年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下,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数十年来,宁夏始终将防沙治沙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紧紧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沙化封禁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林业工程,加快防沙治沙建设步伐。2011年至2019年全区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3.7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2%。
二、宁夏四大沙漠?
宁夏有三大沙漠,腾格里大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漠,我觉得我们的大漠风光是最好的,国家旅游局领导对大漠风光是赞赏尤佳。腾格里沙漠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被誉为宁夏沙漠“美女”中的“三姑娘”。毛乌素沙漠面积约剩4.22万平方公里,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因此榆林市也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乌兰布和沙漠地处内蒙古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境内。
三、三大沙漠?
第3名:利比亚沙漠
位于撒哈拉沙漠的东北部,面积为169万平方千米,是自南向北倾斜的高原,南部海拔350—500米,中、北部海拔100—250米,西南部地势最高,海拔达1800米。地形低洼,盆地多,气候干燥。
利比亚沙漠
第2名:阿拉伯沙漠
位于北非撒哈拉沙漠的东缘部分,面积为233万平方千米,中部有马阿扎高原,东侧有沙伊卜巴纳特山、锡巴伊山等孤山。大部分区域为海拔300—1000米的砾漠以及裸露的岩丘。
阿拉伯沙漠
第1名:撒哈拉沙漠
位于非洲北部北到地中海,南到苏丹草原。面积约906万平方千米,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几乎占满整个非洲北部,这里气候条件十分恶劣,是地球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四、宁夏周边省份景点?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胡杨林,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四川省九寨沟,黄龙,甘南州的黄河九曲,官鹅沟,青海省,茶卡盐湖,青海湖,河西走廊的嘉峪关,山丹军马场,七彩丹霞,黄河瀑布,延安宝塔山,西安大雁塔等等著名景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内也有非常不错的景点,六盘山森林公园,沙坡头,沙湖,哈巴湖,贺兰山岩画,小口子,西夏王陵,水洞沟等等。
五、青海的三大沙漠?
柴达木盆地的柴达木沙漠。
柴达木沙漠是中国第五大沙漠,面积3.49万平方公里。柴达木沙漠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个巨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的腹地。海拔2500米至3000米,是中国沙漠分布最高的地区。干旱程度由东向西增大,东部年降水量在50至170毫米,干燥度2.1至9.0。西部年降水量仅10至25毫米,干燥度在9.0至20.0。盆地中呈现出风蚀地、沙丘、戈壁、盐湖及盐土平原相互交错分布的景观。
六、三大沙漠环绕乌海,指的是哪三大沙漠?
三大沙漠环绕乌海,指的是
库布齐沙漠:中国地七大沙漠,总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流动沙丘约占61%,长400公里,宽50公里,沙丘高10~60米
乌兰布和沙漠:位于阿拉善左旗东北部,主要分布于阿拉善左旗的乌素图、巴彦木仁、敖伦布拉格、吉兰泰、罕乌拉等苏木镇境内。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横跨宁夏、陕西、内蒙古三省,以新月型沙丘和沙丘链为主。
七、世界三大沙漠?
第一是撒哈拉沙漠,第二是阿拉伯沙漠,第三是利比亚沙漠
八、西部三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准噶尔盆地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九、甘肃三大沙漠?
甘肃,分布着库姆塔格、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三大沙漠,是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数十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与沙漠共存的方式。从人力治沙到机械化、科学治沙,甘肃的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总体呈减少趋势,程度呈减轻趋势,土地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得到了进一步遏制: 根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与2009年第四次监测结果相比,甘肃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19.14万公顷。人们的生活也从过去的“人进沙退”到“人沙和谐”。 一代接着一代干 不能让民勤变成楼兰 甘肃省武威市,北部位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之间,在地理环境梯度上处于全国荒漠化最前沿。 冬季的青土湖,芦苇全部黄了,尽管天气寒冷,这里依然水鸟飞来,生机盎然。青土湖曾是石羊河的尾闾湖,于1959年全面干涸。那之后,水干风起,流沙肆虐,形成了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在这里呈合围之势。 没有水,人们不得不走八十公里左右拉水回来。先吃,再洗碗,再喂牲口。 “我们坚持留下的人必须把沙子治好,如果治不好,沙漠会把大家都吞了的。” 坚守民勤的人们开始压沙,用麦草方格来固定沙丘,减缓沙丘流动的速度,再种上梭梭固沙,涵养水分。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有6个单位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5人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武威市民勤县石述柱荣获“全国防沙治沙英雄”,凉州区张生成荣获“全国十大防沙治沙标兵”。榜样的力量,进一步充分调动全民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 “固沙治沙,慢慢地沙子少了;而国家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开始,青土湖就慢慢的越变越好。”民勤县西渠镇号顺新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奎说。 2010年以来,干涸50多年的青土湖形成了水面,并逐年扩大。目前,青土湖水面达到25.16平方公里,地下水位埋深由2007年的4.02米上升为目前的3.04米,局部地下水埋深小于1米。 在敦煌市阳关镇西侧、库姆塔格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汇处,这里有一个被媒体称作“沙漠都江堰”的综合性治沙工程。2016年8月,来自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洪水,经“沙漠都江堰”的分流后到库姆塔格沙漠后,阳关镇安然无恙。 他的创造者何延忠最初是为了实现高寒冷水鱼产业的梦想,来到这里后,何延忠才发现,由于南靠祁连山,这里每年汛期都会受到祁连山北坡肃北和阿克塞洪水的威胁,洪水挟裹着大量泥沙奔流而下,冲毁道路、农田和村庄。 “必须守住阳关,不能让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受古人的启发,经过专家指导后,何延忠开始修筑“沙漠都江堰”。 他带着团队修筑黏土固沙工程固定沙漠,形成了保护敦煌阳关的第一道屏障;在库姆塔格沙漠风口修建沙障,有效阻挡沙丘向阳关推进,形成了第二道屏障;生物固沙是种植耐旱植物,形成了第三道绿色屏障。 2013年8月,以中科院院士程国栋、郑晓静,冯起为代表的30多位科学家对“沙漠都江堰”的科技成果进行研讨,认为此项工程浩大、设计巧妙、建成不易,其以“害”治“害”、化“害”为“利”的治沙治水思路,极具创造性和推广性。目前,“沙漠都江堰”工程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业领域为流域雨洪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及示范,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承担。 多功能立体固沙车 治理沙漠迈入机械化 一日之计在于晨。几个年轻人睁开朦胧的睡眼,今天又要向着沙漠进发了。他们的“坐骑”独一无二,既能当代步工具,同时也是试验对象。 今天的工作是继续试验固沙车出草是否顺畅的问题,同时还要分出一部分人,在试验草沙障内种植耗水低的沙生植物“梭梭”。 试验,测算,记录,种植。晚上要把试验数据带回去,继续对固沙车出草结构进行分析改进。直到天已微微变黑,他们才乘坐着这辆“独一无二”的治沙车回农家院…… 这是3年前的这个时候,武威市凉州区九墩滩腾格里沙漠边缘,甘肃建投新能源公司工程与生物治沙试验基地的一天。 3年后,在甘肃境内腾格里沙漠的南部边缘,已经形成2000多亩的草方格沙障,成为阻止沙漠化扩张的一道坚实防线。而筑起这道防线的“多功能立体固沙车”,也已经过千锤百炼,可以大规模地实施机械化治沙了。 作为世界首台机械化治沙车,这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拥有11项实用新型技术及发明专利,作为甘肃建投自主研发的产品,已于2014年7月开始沙漠治理作业。 人工铺设草方格治沙固沙因其防风固沙的效果好而受到国内外治沙界推崇。然而,由于治理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因素,加之土地沙漠化不断加速,这种方式难以抵挡渐趋加速的沙漠化扩张。 而机械治沙由于利用固沙装备将稻草、麦秸等植物茎杆在沙漠表面铺设成不同形式的草沙障,由于增大了沙漠表面的粗糙度,消减风力,阻止流沙移动,截流雨水,可以起到明显的防风固沙作用。机械装备固沙质量高、效果好,大大提高沙生植物的种植存活率。 根据测算,人工铺设草沙障6人每天可以铺设600平方米;而固沙车3人每天能够铺设4万平方米,月均完成120万平方米。 而日前,甘肃建投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与生物装备治沙试验基地被列为全国荒漠化防治(机械治沙工程)试验示范基地。未来,甘肃建投还将在此积极探索沙漠治理体制,提升科技治沙水平,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提升沙区文化等多角度探索探讨沙漠化防治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先进技术与经验。 作为全国最早研究开发沙产业地区之一的甘肃,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灌草饲料、沙漠养殖、沙漠生态旅游等为主的沙区特色产业,全省沙产业累计投入达126亿多元,累计产出达153亿元。 经过几十年的防沙治沙工作,截至2014年底,我国10省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相比2009年缩减了1022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缩减了6337平方公里。 科学治沙显成效 中国技术走向世界 在甘肃,有很多专家学者一生都与沙漠为伴,屈建军就是一遇大风就上沙山的“沙疯子”。 “治沙跟看病一样,需要先把脉,摸清风沙的特点再来治理。我们现在可以做到针对不同的沙害提出技术、产品、治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治沙不是只有一种方式,而应因地制宜建造不同的治沙体系。比如敦煌莫高窟戈壁风沙运动规律及风沙防护对策、鸣沙山月牙泉沙山动态变化及流场恢复技术以及一些海边沙害治理和铁路沿线沙害治理体系,目前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被广泛复制。”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和敦煌戈壁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站站长的屈建军告诉记者。 五十多年前,一群戴着眼镜、扛着塔尺、提着仪器的书生走进了甘肃民勤西沙窝,在沙井子支起帐篷,安营扎寨,开启了甘肃人民科学治沙的序幕。 民勤位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地带,民勤的沙漠治理关系着整个河西走廊乃至更多地区的生态安全。 “目前,我们在沙山堡建成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有试验地2300亩,成为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前沿防沙治沙的桥头堡。”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刘世增介绍说。 凭借四十五年定位研究和治沙成果的支撑,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建成全国唯一依托省级研究所建设的“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创造全国第一套近地面沙尘观测系统,为西北生态环境治理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近年来,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与7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科技交流,与130多家国内科研院所和大学开展合作研究;600多位国外专家、官员来所考察学习,30位专家出国交流;执行了38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举办43期国际培训班,将中国治沙技术推向了世界。 许多外国小伙伴们都认真的给课程“打了分”。 巴基斯坦斯瓦比大学(Swabi)助理教授YOUSAF JAMA今年参加了中国的青年科学家优才计划,来到甘肃在荒漠化治理国际培训班进行学习。“中国的荒漠化防治水平的在国际上是不错的,而巴基斯坦在这一块的措施并不算太多,这是很有意义的经验,撒哈拉、巴基斯坦的荒漠化水平都比较厉害,通过这一年的学习研究,我需要把实验的数据和试验的情况记录下来。” 随着中国荒漠化治理水平的不断进步,科研和产业治沙等步伐的加快,掌握了先进的治沙技术的中国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国际化荒漠化防治,在国际荒漠化防治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十、广东三大沙漠?
广东并没有沙漠。
广东类似沙漠的地区是位于韶关始兴的红沙漠,广东韶关南岭红沙漠景区以独特的地质地貌而闻名,景区内主要是红色盆地,色为紫红,多为裸露丘陵地带,形似沙漠,当地俗称“黄沙坷”,学术名为“南雄红土层”,目前景区开发了休闲观光、徒步露营、科考探秘等特色旅游项目。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