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沙书院岳麓书院朝代?
长沙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是自宋代就有的私塾。在宋代时就非常有名。
二、长沙有多少书院?
共18个古书院。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校园之中,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自北宋创始,历宋、元、明、清各代,兴学不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岳麓书院经由湖南大学管理和修复以来,书院延续了千年的教育办学和学术研究传统,成为了全国书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
东山书院
始建于1895年的东山书院是甲午战争后国人救亡图存的产物,它遵循实事求是、积极变通的原则,打破传统书院的读经模式,脱离科举仕进的轨道,设立算学、格致、方言、商务四斋,分科造士,培养专业实用人才,开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
渌江书院
渌江书院始建于宋淳熙二年(1175)。株洲所辖各县市历来有重教兴学传统,其中办学最长、影响最广的便是渌江书院。渌江书院三面环山,面向渌水,占地近7000平方米。 渌江书院早年从东正街青云山下迁至西山,宋、明时期皆为学宫,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正式命名渌江书院。李立三、程潜、陈明仁、左权等都曾在这里求学。
洣泉书院
洣泉书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洣泉书院始建于宋代,原名烈山书院,清嘉庆2年(公元1797年)增修斋舍,因县境内有耕熟岭,山下出泉,清纯不染,涓涓不息,是为洣水之源,学者诚如泉水,则百川归海,无所不包,故改名为洣泉书院。
观澜书院
观澜书院位于郴州资兴市七里镇柏树村铺上组,是当地曹氏之家族书院。
濂溪书院
濂溪书院位于县城西郊桂枝岭麓,清嘉庆九年(1804)为纪念县令宋理学家周敦颐而建。书院为仿宋四合院式建筑,砖木结构,占地面积3050平方米,有大小房屋30多间,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整个书院前临秀溪,后倚青山,松涛白云,流水锵然。清代著名作家郭远,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朱良才、李涛等名人曾求学于此。
萍洲书院
萍洲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由零陵人、江苏桃源(今泗阳)县令眭文焕父子创建。光绪十三年(1886),湘军名将王德榜、席宝田重建。近年第三次重建。自创建至今历时274年之久。
潕溪书院
潕溪书院是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原吉首民师)的前身,位于峒河北岸的鳌鱼峰之巅。书院建于明代,明代苗族著名宿儒吴鹤先生曾在这里兴学研文,至清代,书院曾一度兴盛过。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湘西苗族人民举行 “革命抗日运动”,书院便成了一所师范学校。
崇实书院
崇实书院,原名延陵家塾,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书院前有一半月形池塘,院门为牌坊式砖木结构,飞檐翘角,雕龙镂凤,古朴典雅。书院内现存清宣统元年谌百瑞书写的“大学之基”的匾额。可以说,崇实书院是研究我国近代教育体制演变发展和书院建筑格局的重要实物。
龙兴讲寺
在怀化沅陵县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矗立着一座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书院,这就是龙兴讲寺。公元628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敕建龙兴讲寺。传播佛法来教化感化慈化“性狡黠,判服无常”的五溪蛮民,使其守法劳作,知理明义,安居乐业,从而起到稳定西南,保障大唐帝国迅速兴起的目的。龙兴讲寺在传播佛法的同时,也讲授文化知识。
石鼓书院
位于衡阳石鼓山下的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196年的历史。衡州名士李宽曾在石鼓山寻真观旁结庐读书,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宋仁宗赐额“石鼓书院”,遂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苏轼、周敦颐等名流都曾至此讲学。
南岳书院
原名南岳书院,原址近南岳闹市。唐元和(公元806--820年)至长庆(公元821—824年)间,随州刺史李繁创建,用以纪念其父李泌。南宋初鸿儒胡安国父子来岳,于此书院讲授《春秋》之学。嗣后南宋许多理学家都来此讲学。讲读之风,极盛一时,湖湘学派实发祥于斯。宋宝庆(公元1225—1227年)年间,书院迁建集贤峰下,更名为邺侯。
澧阳书院
澧阳书院,位于湖南澧州(今属澧县)。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中学堂,次年改办小学堂。民国时改为澧县县立中学。
渝浦书院
位于张家界慈利县的渔浦书院有129年的历史,书院人才济济,桃李遍地,如革命前贤张沈川、田邦璇、李均声、向名卓等均名垂青史。
琼湖书院
琼湖书院位于益阳沅江市城北跑马岭。书院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二十六年竣工,前后历时三年。书院东濒浩潮洞庭;南望凌云塔,资水支流绕其前;背靠下琼湖;香炉山居其后。书院建成后,人才荟萃,书声琅琅,为沅江读书讲学、进德修业之胜地。
安陵书院
安陵书院是郴州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重要象征。安陵书院始建于宋代,因永兴古县安陵而得名。清雍正九年(1731),知县刘凌生扩建,书院鼎盛时期,成为湘南第一书院,誉有“北有岳麓、南有安陵”之称,独领风骚三百多年。
恭城书院
恭城书院原名“罗蒙书院”,位于通道县罗蒙山下,始建于宋1105年,占地面积2830平方米,后被大火烧毁。清乾隆57年,即1792年,侗家的能工巧匠将“罗蒙书院”在原址重建,更名为“恭城书院”,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侗族古书院。
三潭书院
三潭书院位于凤凰县吉信镇(古称得胜营)境内,距县城22公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贵州黔东兵备道吴自发用无人领受的平蛮阵亡竿军士兵抚恤银所建。书院主楼巍峨雄峙于山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工艺精美。主楼后是四合天井,天井周围是画廊曲栏及教室、宿舍。三潭书院是南方长城现存第一大书院,也是中国苗族地区最大的书院,湖南省现存四大书院之一。
三、长沙岳麓山书院名言?
岳麓书院的**名言对联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岳麓书院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脚下,自宋代以来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四大书院之一。这幅对联悬挂在书院的大门上,由清代嘉庆年间的院长袁名曜所撰写,意指“楚地多才子,而这里(指岳麓书院)尤为杰出荟萃”。它表达了岳麓书院作为楚地文化教育的中心地位和对培养人才的自豪感。
值得一提的是,岳麓书院不仅以培育人才著称,还因其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学术自由的氛围而闻名。历史上许多著名学者如朱熹、王阳明等都曾在此讲学,使得岳麓书院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此外,岳麓书院还是湖南大学的前身,与现代高等教育机构有着直接的历史联系。
综上所述,岳麓书院的这幅对联不仅是一句名言,也反映了书院的办学理念和文化追求,即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学术的自由探究。
四、长沙书院有哪些?
岳麓书院,未央书院,雅和书院,城南书院
五、长沙乐陵书院建于何时?
长沙没有乐陵书院,只有著名的岳麓书院。长沙岳麓书院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长沙岳麓书院攻略?
1. 从市中心出发: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新开铺镇,可先乘公共交通前往新开铺镇;
2. 前往岳麓书院:在新开铺镇附近,沿着岳麓书院大门街直行,随后右转即可到达岳麓书院;
3. 步行前往上苑:步行至岳麓书院大门上方的楼梯旁,右转步行前往上苑;
4.观光参观:在上苑参观位于此处的石浮雕,以及四周建筑风景;
5.参观下苑:经过上苑,可步行前往下苑,此处有着湖南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岳麓书院建筑群;
6.完成参观:完成参观之后,可以返回原出发地,结束此次旅程。
七、长沙岳麓书院讲解?
长沙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兴衰。岳麓书院曾经是湖南省最高学府,也是全国著名的书院之一。它是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岳麓书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产之一,它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内部陈设精美,展示中国古代教育的丰富内涵。在岳麓书院内,除了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的美景外,还了解到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文和传统,感受到中国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今天的长沙岳麓书院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址和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八、长沙市书院南路属于哪个街道?长沙市书院南路?
在“书院南路423号”附近 39米赤岭路街道-公交车站途经公交车:134路51米湖南革命陵园-公交车站途经公交车:122路, 139路, 901路308米公用客车厂-公交车站途经公交车:4路, 104路, 122路, 134路, 139路, 150路, 209路, 702路, 804路, 901路, 905路, 908西线, 912路343米金盆岭-公交车站途经公交车:4路, 104路, 150路, 209路, 702路, 804路, 905路, 908西线, 912路
九、书院周边适合搭配什么植物?
1:菖蒲
菖蒲性喜阴湿,养时多不见日。秋冬严冷,百草烂死,菖蒲却依旧『细如毛发绿毵毵,寂寞无人共岁寒』,纵便风饕雪虐,亦怆然独馨。寒瘦英姿,幽人赏其形也;凌霜傲骨,先贤取其志也。诚如君子修身,任困穷而浩气犹存,历寒苦而贞志不移也。
《浮生六记》里头芸娘就将菖蒲子放在炭上,然后拿米汤养,成盘后放在案上赏玩。
2:青苔
茶室里那种绿茸茸、碧茵茵的苔藓景象,将陋室景色之雅,环境之清幽衬托得淋漓尽致。突然间,陋室不陋并且充满生机。
娇小的苔藓与中国人之间的感情,经历了上千年的历练,方才有了生命和精气神,有了独立的人格,也丰富了中国人的审美世界。
十、长沙周边市镇?
长沙一共分为9个区,每个区下面都有很多个镇。比如星沙镇,路口镇,黄兴镇,江背镇,黄花镇等等。
如果你是游玩的话,建议你可以到长沙周边的古镇游玩。长沙周边的古镇有:靖港古镇,铜官古镇,官渡古镇,关山古镇,开慧古镇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